近日,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了《關于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意見》提出,全面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堅持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標本兼治,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種手段,推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違法犯罪行為,讓侵權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
《意見》要求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屬地責任,堅持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標本兼治,推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強化業務培訓和宣傳引導,全面提升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意見》明確了五方面具體措施。一是加快法律法規制修訂,夯實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基礎;二是加強司法保護,嚴厲打擊侵害種業知識產權行為;三是強化技術和標準支撐,提高品種管理水平;四是嚴格行政執法,加大種業違法案件查處力度;五是推進社會監督共治,構建種業創新發展良好環境。
針對種業侵權案件追溯難、取證難、查處難、震懾弱等問題,《意見》強調要加強司法保護,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加大涉種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
嚴格品種管理是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手段。《意見》從三方面要求強化品種管理的技術和標準支撐。一是提高品種審定標準,二是嚴格品種試驗監管,三是依法加大品種清理力度。